欢迎访问四川省水产局门户网站! 2020年08月20日 星期四
设为首页
|
加入收藏  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  新闻动态
  政策法规
  办事指南
  通知公告
  现代渔业
  质量安全
  保护区管理
  科技推广
  渔政管理
  行业风采
  标本馆建设
  关于我们
> 通知公告 > 通知公告 > 文章内容
四川省农业厅关于贯彻落实 全省现代水产产业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
时间:2016-09-20 19:14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
 各市(州)农业(农牧、畜牧水产)局(委):

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现代水产产业工作会议精神,切实加快全省现代水产产业发展,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
一、深化认识,增强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产业的责任感

当前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,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阶段,我省农业正处于传统向现代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,加快现代水产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
(一)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产业是保障适应市场需求的客观要求。水产品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,是非粮食物资源,大力发展水产产业,增加水产品供给,对减轻粮食供给压力,丰富食品供给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。当前,全省水产品总产量不足、特色品种产量不高与市场需求旺盛、多元化需求高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潜力、调整结构、加快发展,不断提高产量、提升品质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。

(二)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内容。水产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优势特色产业,是链条较长、城乡兼容性较强的产业,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。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水产产业,对推进农牧渔统筹、种养加结合,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具有重要作用。

(三)加快现代水产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。水产产业是农业中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,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,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。围绕水产发展的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较大,实现增收的潜力也较大。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水产养殖,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、流通、休闲、餐饮等延伸产业,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。

建设现代水产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,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,抢抓机遇,履职担当,把水产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,坚持宜粮则粮、宜牧则牧、宜渔则渔,科学规划、综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,统筹农牧渔发展,统筹种养加发展,统筹项目资金安排,统筹工作力量配置,以务实有效的举措推动水产产业加快发展。

二、突出重点,努力推动现代水产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

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产业,要以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,以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农渔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,以建设现代水产产业强省为目标,以加快转变水产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,着力调整优化水产产业结构和布局,大力加强水产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能力建设,不断增强水产综合生产能力、抗风险能力、产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力争到“十三五”末期,实现水产产量产值、质量效益再上新台阶,初步形成生态良好、生产发展、产品优质、农()民增收、平安和谐的现代水产业发展格局。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:

    (一)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。各地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,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,注重特色打基础。要推动水产产业的区域布局与资源禀赋、生态类型相匹配,产品结构与市场消费需求相适应,水产产业要素投入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相衔接。平原地区要以池塘为基础,以名优品种为重点,打造水产产业的优势和集中发展区;丘陵地区要以池塘及大水面为基础,以地方特色品种为重点,打造特色水产养殖基地;攀西地区要发挥光热资源优势,打造特色苗种繁育基地;盆周山区及西北高原地区要发挥冷水资源丰富的优势,打造特色冷水鱼产业基地。稻田资源丰富的地区,要以稳粮增收为重点,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殖业。

(二)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。以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为核心,因地制宜发展池塘健康养殖、水库生态养殖、稻田综合种养和流水养殖。以实施水产保增工程、创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、水产标准化建设等项目为抓手,标准化改造老旧池塘,不断提高池塘养殖标准化健康养殖水平和单位产出率。成都市、绵阳市、南充市、达州、眉山市、资阳市每年改造老旧池塘3000亩以上,自贡市、泸州市、德阳市、遂宁市、内江市、乐山市、宜宾市、广安市、巴中市每年改造老旧池塘1000亩以上。积极推广稻鱼兼作、稻虾兼作、稻鳖兼作、稻鳅兼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,成都市、内江市每年新增30000亩以上,泸州市、绵阳市、南充市、达州市每年新增10000亩以上,自贡市、德阳市、遂宁市、乐山市、宜宾市、广安市、巴中市、资阳市每年新增5000亩以上。依托水利水电工程形成的大水面资源,通过科学规划发展生态渔业。挖掘山区冷流水资源,大力发展名优品种流水养殖,进一步壮大养殖规模。

(三)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充分利用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发展成果,促进水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一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。规范和引导农渔民依法自愿采取租赁、转包、入股、托管等形式流转水域、滩涂经营权,推动养殖水面向养殖大户、合作社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,发挥其组织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,建设一批优势水产品产业带、特色水产品基地、稻田综合种养基地和新农村水产示范基地。二是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。要以优势水产品产业带、特色水产品基地等为依托,积极发展特色水产品精深加工,培育水产品加工领域“排头兵”企业和拳头品牌。三是进一步壮大水产第三产业。加快发展订单销售、农超对接、冷链物流、电子商务、网上交易等新型水产品交易方式。加强地方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,大力发展休闲、观赏、垂钓等多种形式的休闲渔业,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,培育省级示范休闲农业(渔业)主题公园、省级示范休闲农庄(渔庄)。

(四)扎实推进水产品牌建设。以水产企业为龙头、专业合作社为主体,以主导优势品种、地方特色为重点,积极开展水产品品牌创建活动,不断丰富品牌内涵、规范品牌形象、做好品牌推广,着力培育水产行业拳头品牌或优质区域品牌,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,以品牌提升水产品竞争力,不断提高四川水产品的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。按照省委省政府“万企出国门”、“川货全国行”的部署,积极参加各种展会、论坛,加大水产品牌推介和宣传力度,不断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。

(五)扎实抓好质量安全监管。坚持产管结合,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和监测抽检、苗种产地检疫,严厉整治使用禁用药物及非法添加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。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,加快“三品一标”认证登记,不断扩大无公害水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水产品和地理标志水产品生产规模。加强水生动物病害测报和防疫,加强渔业官方兽医、渔业乡村兽医队伍建设,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生生物卫生安全。

(六)强化技术创新与推广。促进产学研合作,加强新技术攻关、新品种选育,积极推动水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。进一步完善以公益性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,科研单位、经营主体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,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,不断增强服务农渔民的能力和水平。紧密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县(市)建设,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带动,以优势特色品种为重点,打造规模化、标准化水产发展示范典型,以点带面、以面促片,促进水产业集中成片发展、带动农民持续增收。

(七)扎实抓好渔业资源保护。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,严厉打击电、毒、炸鱼和使用“绝户网”等非法捕捞行为。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、水生生物湿地保护区建设和管理,夯实渔业资源保护基础。大力开展鱼类人工增殖放流,完善鱼类增殖放流管理和评估机制,提升增殖放流效果。大力开展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,严格水生野生动物的驯养、捕捞、运输和经营利用行政许可管理。抓好水下作业涉渔影响专项执法检查和评价工作,切实落实好补救措施。

三、加强领导,为加快现代水产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

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产业,形势紧迫,任务艰巨。各地要切实加强统筹领导,全面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。

一是做好规划引领。各地要以编制“十三五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为契机,把水产产业发展纳入其中统筹布局,优化本地区水产产业布局,明确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。要根据总体规划,细化、明确加快水产产业发展的保障政策和具体措施,做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。

二是加强组织领导。各地要把加快水产产业发展作为重要议事日程,建立和完善水产目标考核责任制,分解细化目标任务,实施挂图作战,加强组织协调,强化督查督办,坚持一级抓一级、一级带一级,确保责任到位、措施到位、落实到位。

三是切实加大投入。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水产业的投入,在保持原有水产发展资金水平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。要制定优惠政策,鼓励和引导有关部门、社会团体、企业等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,与水产经营主体发展横向联合,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水产经济。

四是加强宣传引导。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、报刊、网络等媒体,大力普及渔业法律法规及水产品安全、营养的知识,让社会各界认识水产、关心水产、放心消费;要大力宣传水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成功事例,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水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川省农业厅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6918



(责任编辑:admi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