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四川省水产局门户网站! 2022年08月22日 星期一
设为首页
|
加入收藏  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  新闻动态
  政策法规
  办事指南
  通知公告
  现代渔业
  质量安全
  保护区管理
  科技推广
  渔政管理
  行业风采
  鱼类标本馆
  关于我们
> 现代渔业 > 综合信息 > 文章内容
泸州市坚持“四个突出” 推动“巴蜀鱼米之乡”建设落地见效
时间:2022-08-19 14:12 来源:未知 作者:泸州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:
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建设“鱼米之乡”,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、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,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。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,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聚焦“稳粮增收、以渔促稻”目标,全力推进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导产业的“巴蜀鱼米之乡”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培育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139个,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3万余亩,开展技术培训100余期、培训种养农户5000余人次,带动发展稻渔产业5万余户,户均年增收6000元。

第一,突出一个发展抓手,“巴蜀鱼米之乡”建设具形、具势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,以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,按照全产业链条发展、三生三产共融、科技创新驱动、绿色高效生态建设理念,合理布局现代种养、加工物流、科技研发、创新孵化、综合服务、休闲农业等功能板块,打造“鱼米产业兴旺、乡民生活富足、生态环境宜居、文化特色鲜明”的公园式“鱼米之乡”截至目前,我市已创建市四星级稻渔现代农业园区1个、市三星级稻渔现代农业园区1个,两个稻渔现代农业园区种养面积已达3.2万亩。下一步,将按照有关要求和标准,继续加强园区建设,配套完善基础设施,力争创建省星级稻渔现代农业园区。

第二,突出核心区域,“巴蜀鱼米之乡”建设有心、有范。依托合江县白米镇、白沙镇、望龙镇、神臂城镇、白鹿镇和泸县玄滩镇、毗卢镇、奇峰镇、石桥镇、方洞镇等两片核心区域稻田、水产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,高标准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形成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组团,充分挖掘区域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、历史文化、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等资源,配套完善乡村生活、生态、文化设施,构建集生产、加工、物流、服务和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,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。通过这两片核心区域的示范,辐射带动全市宜渔稻田因地制宜发展-鱼、稻-虾、稻-鳅、稻-等多种共作模式,联动重庆市永川区、江津区共同构建100万亩巴蜀鱼米之乡

第三,突出三方建设主体,“巴蜀鱼米之乡”建设高质、高效一是政府推动。贯彻落实市委“一体两翼”特色发展战略,统筹谋划、高位推动,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布局定目标、明方向,助力建成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、共同富裕先行区、川渝融合创新示范区。二是市场主导。充分发挥企业、专业合作社等的龙头引领和联农带农作用,逐步构建起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“专合社+基地+社员”的发展模式,推广“一标、两改、四统一”的标准养殖方式(即:同一标准建设基地,对稻田进行改水、改底,统一技术培训、统一配料配药、统一平台收购、统一平台销售),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健康发展。三是农户参与。突出稻渔综合种养投入小、成本低、周期短、效益好的优点,真正做到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”,调动农户种养积极性,不断拓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覆盖面,有效助农增收。

第四,突出推进措施,“巴蜀鱼米之乡”建设有力、有劲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。大力培育以泸县海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、泸县海翔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、四川圭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,鼓励适度规模化经营,抓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带动。二是加强技术集成推广。建立“科研机构+技术推广部门+新型经营主体”科技推广体系,大力推广应用“双稻双虾”(即:“中稻+再生稻,克氏原螯虾+罗氏沼虾”,亩产值可达1.3万元)和“3411”(即:一年产三季虾,亩产虾400斤,亩产水稻1000斤,亩产值达1万元)养殖技术,为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。积极争取稻渔种养循环园区建设项目,整合高标准农田、乡村振兴、产业公路、美丽乡村等涉农项目资金,加大产业扶持力度,拓展融资渠道,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“巴蜀鱼米之乡”建设。四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。按照“产业+”的模式,加快培育农、工、文、旅、体产业融合新业态;依托田园综合体项目,探索以稻渔基地认养、特色果蔬订购、农耕文化体验等为主的“共享田园”和研学旅行模式。



(责任编辑:admin)